4
人文主义崛起是因为上帝死了,而上帝死了的原因在于科技逐渐拆解了世界的本质,掌握到了世界的力量,不可控的力量成为了可控。
因此,宗教力量式微的今天,要想维持人类最大规模的协作必须有新的故事,于是出现了人文主义。
为此,人类历史上诞生了三大分支,社会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进化人文主义。
进化人文主义最终被歼灭,而社会人文主义与自由人文主义目前并存。
自由人文主义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强调倾听内心。因此精神分析崛起关注自己内心成为正确,个人英雄主义抬头,个人意义开始大于集体意义。
乔布斯说“follow your heart”。
但是另一方面,真实的自己也许并不存在。
5
真实的自己也许只是一套生物进化算法。
科学家通过各种实验验证了,人的行为不受自己控制,市面上很多书都在说这些事情诸如《怪诞行为学》、《魔鬼经济学》、《自控力》、《意志力》、《神秘的镜像神经元》......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我们有某种感觉诸如愤怒时,XXX脑部区域的核磁共振显示有反应,因此XXX脑部区域与愤怒有关,但要构成愤怒绝非仅仅是这个区域,还需要你的眼睛耳朵等等诸多神经来配合才行。
也就是说,我们是一堆算法,这在物理层面是可以论证的,所谓真实的自我也许不存在。
事实上,我们自己每分每秒的想法都不受自己控制,各种想法都会在头脑中奔腾,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难以止住,因此我们被无意识算法或者说潜意识算法牢牢控制。
借用精神分析上一个经典比喻“象与骑象人”。
6
如果我们个人是算法,那么人类协作是一种怎样的算法?
自由人文主义之所以早期胜过社会人文主义,原因在于如果把国家看成系统的话,早期分布式系统的力量,优于中央控制系统的力量,可以极大的降低CPU 的负载,并且整个系统高速运转。
但是除了分布式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以外,还有可能有另外一种可能,数据主义。
阿西莫夫在其小说《基地》结尾处设想了人类的未来,未来的人类早已走出地球,进入了银河系,在各个星球成立国家,但最终不会走向分裂,因为所有人类还有草木都可以连接,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连接,这一系统名为“盖亚”,而盖亚在希腊神话中是大地之神。
这不是阿西莫夫的原创,这是盖亚假说。
但是盖亚依然将世界局限在了有机世界,而数据主义则认为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应当连接在一起,进行数据化。
微信此前推出的小程序颇有此意,让线下的一切东西联网,无机的有机的,统统都有数字化的记录,扫一扫都会有,未来的入口在线下。
不过依然过于遥远。
回到数据主义的观点,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王,正式由于人类将事物数据化的能力,这是其他动物所做不到的,人类可以将大量的数据进行上传共享,而宇宙进化的本质也可以看成是一场连接史,各种粒子连接组成原子、各种原子连接组成分子、各种星球连接,而在这场浩大的进化中,目前唯有人类拥有能够将万事万物进行连接的能力。
从地球来看,人类起源于非洲,从非洲走出去分散四方,但是最终又连接到了一起,文化、经济、国家彼此交织,不断全球化。
再推演一步,未来的人类的使命是连接宇宙,如阿西莫夫小说中所预言,从地球走出去,在各个星球建立国家,最后又连接到一起。
而至始至终,这都是某种宇宙算法在冥冥中推进。
7
关于神人。
如果未来科技再强大到一定程度,那么未来的特权人类将必将追求永生不死,同时整个社会被算法控制,而有一部分人会站在算法后面控制算法,化身为神人。
另外与神人对应的是无用之人。
这些无用之人将被社会圈养,无事可做,但是却能够享受到非常好的福利待遇,这是历史不可逆的进程,回看福利资本主义则可以理解。
8
关于这本书。
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超越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他只是提供了一种观察视角,以及历史对于我们目前世界的影响,我们更应当的是跳出这种影响,因此必须注意这几个重点。
1)历史是偶然合成的,你现在所认同的一切,都是过去集体想象的产物。
2)你本身可能是一套生物算法,警惕所谓“追随自己内心”,很可能会是潜意识算法的陷阱。
3)普通人在未来的价值会越来越小,会被淘汰,职业选择要倍加小心。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