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发币。所以导致一些不懂区块链技术的人,跑到这个风口来圈钱。没有技术,没有应用,他们会给投资者们讲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梦想,这个梦想好到让投资者都不知道它到底在讲什么,然后就是大V站台、媒体宣传,水军进行舆论轰炸,吸引韭菜入场,私募代投协助出货……
不公开、不透明、项目价值的不确定,以及期待暴富的情绪,是大部分整个币圈的真实写照。
多数虚拟货币难逃一死,但很明显不是现在
根据coinmarketcap及同步财经数据库显示,2018年后登陆各大交易所的247种虚拟货币中,有87.5%长期处于破发状态,算上曾登陆交易所破发后,二次上大交易所压低价格的币种,这一比例接近90%。真正达到10倍以上收益的不到3%。这表明ICO红利消失,参与者大多血本无归,接盘者减少,市场已经开始正常化。
最近,Monacoin、BTG、Zencash、XVG、莱特现金等五个币种分别遭受了双花攻击。损失惨重,同时也对其信用造成了致命打击。在区块链设计之初,理论上获得51%算力是不可能的,因为成本太高且没有利润可言。这就好像花大价钱控股一家公司,然后宣布破产,完全是损人不利己。
但根据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员Joseph Bonneau 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区块链顶层发起双花攻击,只需租用电力而不是购买所有设备即可实现。这大大降低了双花攻击的成本。
相比于攻击成本30亿美元的比特币,参与的矿工少,总算力很小的虚拟币更受到黑客的青睐。很多小币技术实力薄弱,可能就是由几台电脑运行。在这种专业化的攻击面将前不堪一击,像市值排名27的BTG都被碾压,更何况百名之后的小币种。同时,由于攻击成功,信用下降,矿工减少,算力流失也会使币种更加容易被攻击。循环往复,最终导致价值归零。
据了解,通过这几次双花攻击,黑客获利超过两千万美元,可以预想,这将会被开发出一套完善的攻击模式。然后对整个币圈进行全面扫荡,同时催生响应产业,群魔乱舞遍地生花。
从宏观上来看,这是虚拟币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引发的洗盘动作,淘汰弱势币种,增加强势币种的头部效应。而由于强势币种的稳定,导致矿工聚集,加快技术的分层。这是产业生态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正常而又残酷的景象。
本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于7月成立美国数字货币交易委员会(ASEC),规定所有货币和平台均要得到ASEC认可,才能被美国认可,由ASEC进行监管数字货币及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不只是美国,目前,日本、韩国、澳洲、印度等都已经加强了对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监管。随着全球各国政府对加密数字货币的关注,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必将引来全面监管时代。投资者的热情冷却,黑客的攻击和虚拟币纳入监管体系,三者共同加速了币圈的变化,群魔乱舞的现状终将会消失。但至于要多久,没有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