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 > 吴恩达牵手中联重科,下一步是用AI实现农业的巅峰一跃?

吴恩达牵手中联重科,下一步是用AI实现农业的巅峰一跃?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8-12 04:19:27 编辑:派代电商 手机版

除了产品结构,市场投放也有明显的偏重。我国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率几乎达到了100%的水平,而其他不适合发展机械化或者机械化成本很高的丘陵和山区,农业市场化程度远低于平原地区。

而就目前的农业机械产业的技术水平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再加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构成目前农业机械市场结构多样化的限制性因素。

再者,农业机械多而杂,目前技术水平相对比较成熟的是国家一直扶持的各种平原田地大型农,而对于其他各种细分领域,小需求的特点使其无法得到政府和各级研究所的器重,发展远远滞后于各类大型农机。

显然,要想在我国推广智慧农机是不容乐观的,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只盯住了眼前利益。这种偏重于低端产品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虽然具有迅速覆盖国内市场的数量上的优势,但随着低端市场的逐渐饱和,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市场拓展出现结构性萎缩的困境。

另一方面,这可能与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有直接关系,国家现在只是补贴在某个机型上,而很少补贴在新技术上。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毕竟身单力薄,推广起来就会很慢。

2. 技术变现越发困难

目前,农机市场里还出现了供大于求的问题,农机产值虽然在14年达到近了4000亿的历史最高值,但同比增长仅8.55%,不仅远低于2013年16.31%、2012年19.07%的增长幅度,也低于2014年机械行业总体9.41%的增幅。在现阶段里,农机技术的变现显然越来越难了。

最近两年,国内农机工业在度过补贴推动的黄金时代之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特别是今年以来,绝大多数细分市场都大幅下滑,导致不少农机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是因为新产品在研发和推广上的费用比较高,产品最后的市场报价就会比较高,用户就不太容易接受。

虽然土地流转会进一步增加农机需求,但是据现实来看,最多也就是帮助消化农机现有的库存量,而新机器的买卖远远不如租机划算。

对比国外企业的技术成本,欧美农机寡头经过数十年发展,他们的研发成本历经多年分摊,早就摊薄至最低水平。相反,国内企业虽然近年来在技术与硬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但背负包袱的肉身显然与外资企业难以抗衡。

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国内农机市场历经多年的政策红利驱动和成本优势,已经到了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的阶段,到了从追求规模扩张为主调整为规模、质量同步发展的阶段。

是金矿还是深坑,吴恩达自己心里有数

继富士康后,吴恩达这次盯上的是第一产业内的机械装备,吃瓜群众开始在替吴恩达算账,讨论这到底是金矿还是深坑。

结论我们暂且不说,倒是在吴恩达的口中,智能相对论分析师颜璇可以先看到一个梦,之前他说“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农业,将会帮助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整个作业过程更加环保。这样人们将更容易获取更安全、更健康的食物。”

不论智能与否,制造水平再高,和农业机械相关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提高生产率。而加上了环保二字,则是对第一产业里绿色生产率革命的期许。

中国曾在1980年—2010年间经历了一个现代化的农业革命,该农业革命的动力和历史上其他的农业革命十分不同,它是“隐性的”。因为它不是来自某种新的投入而提高了某些产物的亩均产出,而主要是由于从低值的谷物生产转向越来越多的高值肉禽鱼、蛋奶和高档蔬菜与水果的生产。

这个变化是由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食物消费转化所推动的,但随之而来却是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来,农产品抽检不合格的事情屡有发生,8月伊始,北京就抽检发现了4款不合格农产品,包括韭菜、猪肉等。

“隐形”农业革命的八年后,人工智能如此高调地赋能农业,可能也意味着,我国的第一产业终于能够乘着人工智能的春风,开始绿色的农业变迁。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文章TAG:实现产业贸易

最近更新

财经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