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饥饿营销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发布噱头十足的新品赚够眼球;接着小规模生产,炒作高性价比和超高人气;抢是很难抢到的,因为这些少得可怜的备货都流转到了黄牛手里加价销售,以保证利润;一段时间后,手机零配件降价,开始大量生产,铺货,与此同时,开始推出各种版本,继续冲量,最后,开始炒作下一代手机。
总结起来,即用时间来降低产品的成本。如果发布之初就大量铺货的话,小米肯定会亏损,因为在产品导入期,产线技术和熟练度都不够的情况下,不良率高企,产品的成本是比较高昂的。如果保证一定利润大量供货的话,发布价格就直接是黄牛价格,这样就没有高性价比的噱头了。
通过以上的组合拳模式,小米的手机销量几年间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产手机,在2015年甚至喊出要年销量过1亿部!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中关村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1个月,小米走到这一步,从毫无技术储备创立品牌,到迅速占领市场,走到风口浪尖,执国产手机之牛耳,这样的履历无疑是属于神话级别的,后续的锤子手机,360手机都没有再掀起任何风浪。
风云突变
华为手机2015今年出货量首次突破1亿台,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智能机年发货量过亿的厂商,全球市场份额也排名第三。小米2015年出货量7000万部,未达目标,头名的位置拱手让给笨拙的华为。
而华为成功扭转局势之后,乘胜追击。
今年5月,iPhone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原来的第三名下滑至第五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11%。国产手机厂商华为稳居第一位,市场份额为17%,而另一个昔日国际电子巨头三星则已跌出了前五名。
别看你现在闹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小兵张嘎在电影里面说:别看你现在闹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这句话,相信华为憋了很多年。
笨拙的创新者华为,在2015年彻底扭转了局势,将小米置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厚积而薄发,用户最终看的还是终端的体验,即使凭借一时的风头上位,等风头过去之后,留下的往往会是一地鸡毛。
与此同时,华为开始挥舞起专利的大棒,建立起知识产权的大帝国,对全世界的对手进行合理合法的截杀。